|
香格里拉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,地处滇、川、藏三省交汇处,是茶马古道要冲。总面积11,613平方公里,拥有雪山、森林、草甸、湖泊等立体景观,森林覆盖率66.73%。,以壮丽的自然风光、深厚的藏传佛教文化及独特的多民族风情著称,被誉为“心中的日月”和“最后的净土”。
香格里拉原名“中甸”,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香格里拉县,2014年撤县设市。其名源自英国作家詹姆斯·希尔顿的小说《消失的地平线》中描绘的世外桃源,城市海拔约3300米,总面积达11613平方公里,地处滇、川、藏三省交界,为“茶马古道”要冲,也是“三江并流”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域。
香格里拉是“滇藏茶马古道”的重要要冲,素有“雪山和森林拥抱的高原之城”美誉。其市容特色可概括为“自然禀赋与人文底蕴交融”。自然环境:以雪山、森林、草原、湖泊为核心景观。市区周边环绕石卡雪山、哈巴雪山、巴拉格宗雪山,山腰森林苍翠,山下是建塘草原,以及纳帕海、属都湖、碧塔海等高原湖泊,形成“雪山-森林-草原-湖泊”的立体生态格局。
香格里拉城市建筑整齐有序、特色鲜明,街道两旁绿树成荫,公园(如龟山公园)内湖水碧波荡漾,亭台楼阁掩映在茂密树林中,充满生机。独克宗古城(市区中部)是市容的文化核心,作为茶马古道重要枢纽,已有1300多年历史,因民居外墙用白色黏土涂饰,夜晚在月光下分外动人,被誉为“月光之城”。
香格里拉是个多民族(藏族、纳西族、汉族等25个民族)和睦相处,多宗教(藏传佛教为主)共存,形成了独特的“高原文化生态”。 多彩的民风民俗和盛大的民族节日、歌舞成为香格里拉旅游风景线上靓丽的一角。宗教文化是这里最富有魁力的文化之一,藏传佛教文化深深影响着藏民的衣食住行、言谈举止。神奇灵秀的山川,古老的民族文化积淀,孕育出香格里拉县各民族善良、旷达的性格。
香格里拉的文化魅力在于其深厚的藏传佛教底蕴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、多民族和谐共处的社会图景以及通过“独克宗花巷”等项目实现的沉浸式文旅融合。它不仅是一个地理名称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——对自然、信仰与生活的敬畏与平衡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