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,坐落于西藏拉萨海拔3750米的红山之巅,是松赞干布时期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,后经历代修缮扩建,成为集宫殿、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群。1994年,布达拉宫因其独特的历史、文化和建筑价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,被誉为“世界屋脊的文化艺术宝库”。
该建筑群现占地41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,宫体主楼13层,高115米,全部为石木结构,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。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及原西藏地方政府办事机构所在地,红宫则主要包含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类佛殿,此外还有雪老城、朗杰札仓等附属建筑。
布达拉宫独特的建筑布局。布达拉宫依山而建,整体建筑与山体巧妙融合,从山脚直至山顶,气势雄伟。白宫高七层,其第四层的东有寂圆满大殿是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动场所,最高处的东、西日光殿因终日阳光普照而得名;红宫中有8座存放各世达赖喇嘛法体的灵塔,以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最大,还有殊胜三界殿等重要殿堂。
布达拉宫建筑工艺精湛,建筑外墙厚达2~5米,基础直接埋入岩层,墙身用花岗岩砌筑,每隔一段距离灌注铁汁加固,抗震能力强。屋顶和窗檐采用木制结构,飞檐外挑,屋角翘起,5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,金光灿烂,兼具藏族古建筑艺术精华与汉代建筑风格。
布达拉宫内部装饰丰富,宫内绘有大量壁画,面积达2500余平方米,题材包括西藏佛教发展历史、文成公主进藏等;还保存有近千座佛塔、上万座塑像、上万幅唐卡,以及贝叶经、甘珠尔经等珍贵经文典集,还有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达赖喇嘛的金册、金印等文物。
布达拉宫收藏着极为丰富的文物和工艺品,包括2500余平方米的壁画、近千座佛塔、上万座塑像、上万幅唐卡,以及贝叶经、甘珠尔经等珍贵经文典籍,还有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达赖喇嘛的金册、金印等,是独一无二的雪域文化遗产,字里行间透着对历史与文明的敬畏。
布达拉宫更像一个神秘的符号,吸引无数人奔赴而来。正如感悟中提到“到了西藏的人,呆的时间长了,人就会变白,不是指肤色,而是心灵、思想和精神方面,用文化人的说法就是净化心灵,接受灵魂的洗礼”,其作为藏传佛教圣地,承载着信仰的力量,让人在面对它时感受到生命的丰盈与精神的升华。
|